福建、广东加快构建以港口为支点的“海上丝路”网络2017-07-21 16:33
福建、广东积极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港口一体化水平,加快构建以港口为支点的“海上丝路”网络。 打开珠江口地图,粤港澳大湾区内码头星罗棋布,作为全球航运最繁忙的区域,这里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000万标准箱。而“一带一路”倡议,更让珠江口湾区的影响力快速拓展。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袁越说,广州港今年的“朋友圈”就将扩大一倍,预计到年底,国际友好港数量将达到43个。 袁越:比如我们跟巴生港,我们建了友好港以后,我们立即就开通了一条新的航线,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一带一路”倡议)对港口的业务是有直接带动作用的。 触角伸向海外的同时,广东各港口还积极打通国内航运网络,广州港务局副局长黄波说,来自昆明、合肥、沈阳的货运班列都可在广州港汇聚,再运往海外。 黄波:利用珠江水网的优势,发展江海联运,高速公路和铁路,为我们内陆出海提供了通道,内陆的货源可以通过南沙港,运往世界。 在推动核心港区整体连片开发的同时,福建还提出提升港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厦门,承载着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远海全自动化码头,20小时无人作业可装载近4000个标准箱。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毅鹏表示,这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也在循着“一带一路”的足迹,走出国门。 陈毅鹏:未来我们国家以及一带一路中其他港口向自动化迈进的时候具有重要的典范作用,他们可以非常简单的从远海自动化码头进行经验借鉴,有利于自动化码头在全中国乃至一带一路的全面推广。 出自中国广播网 下一篇: 中国网络版权产业联盟成立
|
网站分享:
联系地址:福州市软件园F区3号楼23层